崔志远
崔志远 男,河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1946年生,河北省晋州市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曾当过农民、中学教师、高校教师现供职河北师范大学,系中文系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石家庄市文艺评论指导小组成员。
中文名
崔志远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46年
出生地
河北省晋州市
毕业院校
河北师范学院
职务
文学作家
相关星图
词条图册
相关星图
个人履历
主要作品
出版图书
获得荣誉
主要研究论著
专业研究论文
承担科研课题
获奖情况
词条图册
相关星图
《中国语言文学研究(2015年春之卷 总第17卷)》是于2015年5月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是崔志远 主编 吴继章。
《中国地缘文化诗学》是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崔志远
《中国当代小说流变史》是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崔志远。
《当代文学的文化透视》是人民文学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崔志远
相关星图(4张)
个人履历
1953年7月至1965年7月原籍(晋州市)读小学、初中、高中;
1965年8月至1970年6月在原籍(晋州市东赵家庄)当农民;
1970年6月至1979年6月在马干社中、总十庄中学、晋州市二中任代课教师;
1979年6月至1981年6月在河北师大石家庄师资班读书;
1981年6月至1995年9月在石家庄师专任教,任教务处副处长;
1995年9月至今在河北师范大学任教。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现任,河北文学学会副秘书长,石家庄市文艺评论指导小组成员。
主要作品
80年代以来,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省级报刊及高校学报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多篇为《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及《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等复印或摘登,有的收入有关论文集。
较有影响的作品《略论二十世纪中叶中国文学的工农兵体系》、《新时期青年诗潮简论》、《铁凝与荷花淀派》、《并非一条宽广的路》、《雅俗文学的共轭、互补和渗透效应》、《构建中国现代小说的乡土文学体系》、《刘绍棠运河文学的语言风格》、《塑一座崇高的精神之碑》、《贾平凹的商州文化儒染》等。
出版有学术专著《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毛泽东艺术创作论》、《运河文学体系论》、《当代文学审美潮》等。
主编高校教材《书法艺术通论》、《书法技巧与欣赏》、《中国当代文学教程》、《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丛书》(含《教师口语》、《书写技法》、《课堂教学具班级管理》),参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书法教程》、《美言学教程》、《美学导引》、《河北省高校学报志》等。
出版有文艺作品《中外名人故事丛书》。曾参与国家社会科学规划“九五”重点项目研究,主持多项河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出版图书
《当代文学的文化透视》作者名称 崔志远
作品时间2007-4
《当代文学的文化透视》中笔者对地域文化、革命文化和全球化的关系及其文学表现进行了初步的整合性思考。这种思考难免简单粗疏。因为三者的关系关涉历史、社会和文化等丰富复杂的内涵,其表现又不仅仅是文学,还有经济、政治、军事、哲学、科学、宗教等;而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还将不断有新的发现。
《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作者名称 崔志远
作品时间2005-9-1
《鼹鼠文丛:文化心理批评》作者名称 崔志远
作品时间2001-6
文化心理批评集 崔志远,男,1946年生,河北省晋州市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学院中文系。现为河北师范大学学术带头人,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系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兼任河北省文联委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新文学学会理事
出版图书(3张)
获得荣誉
曾获河北省第四届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专著一等奖,第一、二届华北地区文艺理论专著一等奖,第四届河北省文艺理论 “金鹿”奖 ,河北省高校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河北省高校优秀编辑学论著一等奖,第四届石家庄市文艺繁荣奖。
主要研究论著
1. 专著《毛泽东艺术创作论》,花山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 专著《乡土文学与地缘文化——新时期乡土小说论》,中国书籍出版社1997年版;
3. 专著《燕赵风骨的交响变奏——河北当代文学的地缘文化特征》,作家出版社2001年版;
4. 专著《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5. 专著《当代文学的文化透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年版;
6. 专著《文化心理批评》,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7. 专著《中国当代小说主潮》(合著,第一作者),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8. 专著《运河文学体系论》(合著,第一作者),中国工人出版社1994年版;
9. 专著《当代文学审美潮》,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
10. 专著《小说创作与欣赏》(合著,第一作者),中国文联出版社2005年版;
11. 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教程》,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12. 主编《书法技巧与欣赏》,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 主编《书法艺术通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4. 主编《书写技法》,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5. 主编《这里是一片文学热土——新时期石家庄文学评论文萃》,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16. 主编《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丛书》(3种),花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17. 主编《鼹鼠文丛》(7种),中国文史出版社2001年版。
专业研究论文
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艺研究》、《文艺理论与批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等国家、省级报刊及高校学报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众多篇目为《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及《高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复印或摘登。主要论文篇目有:
1.《雅俗文学的共轭、互补与渗透效应》,《文艺理论与批评》1989年第4期。
2.《并非一条宽广的路——近年文学发展的一种倾向》,《文艺理论与批评》1990年第4期;
3.《也谈“引渡到艺术之外”》,《文艺报》1991.3.6;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1991年4期复印。
4.《新时期青年诗潮简论》,《山西师大学报》1990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0年9期复印;
5.《铁凝与荷花淀派》,《河北师院学报》1990年3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0年10期复印。
6.《新时期乡土小说的地缘文化风貌》,《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访问学者专版;
7.《构建中国现代小说的乡土文学体系》,《河北师院学报》1993年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3年7期复印;
8.《刘绍棠运河文学的语言风格》,《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4年7期复印;选入段宝林主编《刘绍棠与乡土文学》,北京燕山出版社1996年。
9.《燕赵风骨与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文艺报》1994.11.5。
10.《贾平凹神秘心理图式探源》,《河北师院学报》1996年第4期。
11.《塑一座崇高的精神之碑——论谈歌小说的创作追求》,《河北学刊》1997年第1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7年第3期复印。
12.《刘绍棠的童年经验和人格特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3.《“弄潮儿向涛头立”——评《青史凭谁定是非》》,《文艺理论与批评》1997年第1期。
14.《中国乡土文学的地缘文化特征》,《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收入黄曼君主编《反思与超越——20世纪中国文学与理论批评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
15.《贾平凹的商州文化濡染》,《河北学刊》1998年第3期;人大书报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7期复印。
16.《论马克思主义文艺地缘学思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2000年第4期文摘;收入陆贵山 周忠厚主编《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该书为国家九五重点课题,获国家图书奖,教育部规定研究生教材。
17.《解读《大浴女》》,《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2期;人大书报资料《现当代文学文摘卡》2001年第3期转摘。
18.《探索人类情感的心灵艺术——铁凝小说综论》,《河北学刊》2001年第4期。
19.《走向辉煌的“合题”——新世纪文学发展趋势》,《河北大学学报》2002年4期。
20.《燕赵风骨考论》,《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5期;人大书报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4期复印。
21.《经典的“现在性”——马恩现实主义理论和90年代以来的文学》,《文艺理论与批评》2003年1期;《新华文摘》2003年5期“论点摘编”;《文艺报》2003·2·18“理论视窗”。
22.《现实主义和我国九十年代文学》,《人民日报》2003·12·3。
23.《“三线”效应》,《文艺报》2003·10·14。
24.《关于“两结合”创作方法的历史考察与反思》,《河北师大学报》2004年1期;《新华文摘》2004年10期转载;人大书报资料《文艺理论》2004年6期复印。
25.《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中国当代文学现实主义问题论纲》,《河北师大学报》2005年6期。
26.《如何认识我国当今文学走向?》,《文艺报》2005·7·21。
27.《文学应打起精神来》,《人民日报》2006·1·29。
28.《社会分析的现实主义——关于新现实主义小说的再解读》,《文艺研究》2007年1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2007年第4期复印。
29.《中国区域文化考论》,《燕赵学术》“春之卷”。
30.《当代文学研究的三重整和》,《文艺争鸣》2007年第8期。
31.《关于新世纪文学发展的思考》,《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
32.《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历史考察与反思》,《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5期。
承担科研课题
1. 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主潮》,项目号:00BZW006;
2. 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地缘文化诗学与新时期地域作家群》,项目号:07BZW053;
3. 参与国家社科基金九五规划重点项目《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项目号:96AZM001,主持人:陆贵山、周忠厚;
4. 独立承担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当代文学的地缘文化特征》,项目号199805006;
5. 主持河北省教委社科基金项目《河北新文艺大系》,项目号:S98406;
6. 独立承担河北师大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文艺地缘学与新时期地域作家群》。
获奖情况
1. 专著《毛泽东艺术创作论》获河北省第四届社科优秀成果专著一等奖(1994);
2. 专著《乡土文学地缘文化》获第八届文艺振兴奖(2000),石家庄市第六届文艺繁荣奖(2000),中国新文学学会首届优秀著作二等奖(2004);
3. 专著《燕赵风骨的交响变奏》获河北第七届“五个一工程奖”(2002),河北省第八届社科优秀成果专著三等奖(2002),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八届优秀成果奖(2002);
4. 专著《现实主义的当代中国命运》获河北省第十届社科优秀专著二等奖(2006),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第十届优秀成果奖(2006)河北省作家协会2005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2006);
5. 专著《当代文学审美潮》获华北区第一届文艺理论专著一等奖(1993),河北省高校1991——1993年优秀社科专著二等奖;
专著《运河文学体系论》获华北区第二届文艺理论专著一等奖(1997),河北省第四届文艺理论“金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