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忠

张维忠 ,男,1968年生,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空军指挥学院、空军政治学院和中国文联首届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高研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专业委员会委员、书法考级中心考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

中文名

张维忠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68年

出生地

上海市

毕业院校

解放军艺术学院

职务

当代艺术家

相关星图

词条图册

人物评价
艺术风格
公共收藏
主要作品
出版物

人物评价

李铎:

维忠是一位成绩颇丰、有较强创作力的军旅书家。他从魏碑墓志入手,形成了空灵活泼、独具面貌的魏楷书风。还兼修行草,得二王之韵,作品清新雅致。为人笃信诚挚。相信维忠通过不懈努力,定能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陈克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维忠的书法,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楷书,另一个是行草。我以为,从当代书坛的创作来看,他都已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特别是其楷书创作,已经成为评委看好和藏家关注的对象。其楷书,主要取法《龙门二十品》、《张猛龙》等魏碑,三十多年来日日临池,可谓朝摩夕抚,经年不辍,但他对魏楷的理解却不是一种简单泛化的粗狂表现,不是以张扬野逸与朴拙来展示才情与个性,而是以平和安静的心态来书写一种雅致与散淡,所以,他的楷书,虽然形式上是一种魏碑的东西,但骨子里面更多的是一些沉静和飘逸。虽然他在北方生活多年,也夹杂一些东北书风的影子,但我认为,在他的线条中更多的是一种精致,强调的是书写的手感。实际上,在当代书坛,人们对魏碑的迷恋更多的是对貌似个性的误读,把粗砺的东西放大成简单的所谓个性,却忽视了对魏碑中所蕴含的精致和典雅的提纯,这方面,或许是维忠内心深处有一种精致的情结,我更愿意这是他的理性选择,是对书坛误读魏碑的一种反叛,当然,这种选择是需要一些勇气与胆识来支撑的。在看到他收获成功的同时,我也与他交流过这样的一些思考,他的这种楷书,是否这样一如既往地写下去,因为,他对这种楷书的研究已然烂熟,对每一个笔画的表现都是了然于胸,这种情况下,如果速度加上这种精熟,往往就会形成一种程式的东西,我不是说程式不好上,艺术本身离不开程式,艺术大家程式化的东西是非常重的,关键是程式中要不泛新变与异趣,要有一种文化的厚重。

艺术风格

张维忠最大的特点是能够写出不同感觉的魏碑作品。很多以帖为主的书法人往往都是从碑刻里面寻找结字的灵感,而张维忠则反其道而行之。将魏碑本身的结字特点熟练发挥,且能将《圣教序》、《书谱》、米芾行书等等的结字特点融而化之,融入的比例不同,则作品的效果也不同。或凝重、或轻灵,皆质朴无华,浑融自然。魏碑的书写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书者的个人性情也得以充分展露。张维忠的行草书也很见功见性,取法高古而不拘一格。从其行草书作品可以看出他的涉猎范围非常广泛,魏晋一路的、明清调的,皆有不同程度的尝试。张维忠能在一种总体文化精神的统摄和观照之下,以魏楷为基,兼取各家,创作出各种不同感觉的作品,而在整体上又比较和谐统一。

公共收藏

作品收藏机构地点
《愚溪诗序》中国文联中国
《心经》武台山寺庙山西,中国
《陆游诗》中南海北京,中国
《沁园春游泳》西郊机场贵宾厅北京,中国
《清平乐会昌》京西宾馆北京,中国
《临元保洛铭》国家图书馆北京,中国


主要作品

作品名作品图作品信息
丹青引丹青引65×38cm
将进酒将进酒17×37cm
纪念长征80周年纪念长征80周年180×97cm
楷书楷书236×114cm
行书行书-
夏藤夏藤124×248cm
心经心经行书
书法书法124×248cm
乐山歌乐山歌14×63.6cm/2016年
行书论语节录卷行书论语节录卷82×248cm/2016年


主要作品(5张)

出版物

年份出版物出版社
2016年翰墨中国---中国书法兰亭奖系列·张维忠 中国魅力杂志社
2015年张维忠书养生论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4年张维忠楷书历代书论鉴赏 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中国书坛名家收卷系列丛书·张维忠卷 安徽美术出版社
-张维忠 中国文艺出版社
中国高等美术院校教学范本精选·第四辑·张维忠作品精选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张维忠
张维忠的概述图(1张)
书画同源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