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作飚

彭作飚,1972年生于山东临沂。1993年入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书法专业学习,受业于刘江、章祖安、陈振濂、祝遂之、王冬龄等诸师,篆刻得来一石、陈国斌先生教导尤多。书法篆刻作品多次参加中国书协举办的国展.两次获西泠印社奖.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文名

彭作飚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72年

出生地

山东临沂

毕业院校

中国美术学院

职务

书法家

相关星图

人物关系

共1个词条 0阅读

林凡强
林凡强
林凡强,1985年生于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临沂艺术学校助理讲师,临沂市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林凡强书画篆刻作品集》
查看更多 >

词条图册

历次展览
主要作品
彭作飚印观

历次展览

1995年

第六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

1996年

全国新概念篆刻邀请展

1998年

第七届全国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四届篆刻展、西泠印社首届国际篆刻书法大展

1999年

西泠印社第四届国际篆刻评展

2000年

西泠印社第二届国际篆刻书法大展

2003年

今日美术馆第二届流行书风流行印风展、2004年

经典与当代书风展、当代古典细朱文印精品展

2005年

全国第五届篆刻展、今日美术馆第三届流行印风提名展、京华雅集2005当代篆刻家北京邀请展、经典与当代印风全国第二届青年篆刻家邀请展、新书法—当代探索型书法展、第五届全国书坛新人新作展览、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展精品奖(获提名奖)

2006年

同一首诗—当代书法名家邀请展、西泠印社首届手卷书法大展、西泠印社首届楹联书法大展、南潮北风2006南北书坛精英联展、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评展(获优秀奖)

2007年

当代篆刻艺术大展、首届全国陶瓷印邀请展、渊源与流变——二王与帖系书法研究展

主要作品

书法篆刻作品发表于《西泠艺丛》、《中国篆刻》、《书法之友》、《美术报》、《书法报》、《书法导报》、《书法杂志》等报刊。《中国书画报》1998年、《青少年书法》杂志2003年第六期专题介绍。参与编写《中国书画篆刻年鉴》,2005年河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彭作飚书法篆刻集》

彭作飚印观

(来一石)

在我看来,评断篆刻的优劣,逐渐已趋两途,一谓传统,一谓现代。“传统”的评断标准是以气(虚空、印格、字格)导势(字势的开合),以势主韵(韵生二端---刀与笔)三者咸备,圆活自见,是以“易”之万取一收,“道”之阴阳开阖,莫不浑圆,难怪黄宾虹先生以为画旨即道旨也。篆刻一途,以传统瞥见,多以“文论”、“诗话”类引入。东坡的“诗外见诗”,辄易一字,即是“印外见印”。以之相照,“现代”的评断标准去“气”而承“势”“韵”,而其“势”容与“传统”也小有差池,此“势”不关开合,关乎“大小”“明暗”,其“韵”也然,驰才(刀)而不容情(笔)。究其所归,附会欧画耳。

作飚学弟近些来印远传统而归现代,然其习性不出齐鲁,故凡陶文(缶翁梦寐所参求也)摩崖时相协助,虽其一字一刀,高低相诉,中侧更弦,而尤不离大象。此象即欧象也,欧象所见,虽自哥白尼创地圆说,然之前皆以方宰世。故欧象于科学虽趋圆融,而其人文尤执方象。达芬奇括圆于方,作人体图说,似可印证。以此,传统之“方中求圆”;西欧之“括圆于方”,自见仁智矣。复观作飚执象,多大刀阔斧,斫出方廓,再殷殷染诸陶文,势极张扬,莫不克绍欧旨耶!


彭作飚印观(2张)
彭作飚
彭作飚的概述图(1张)
书画同源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