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文明

吕文明,男,1982年生,山东海阳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岱学刊》主编,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第二、三批签约艺术评论家、山东师范大学首批东岳学者。兼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评审专家、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评审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首批讲师团专家。 主要从事汉魏六朝儒学与文艺发展、齐鲁文化、家族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0项。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泰山文艺奖、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著有《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等,主编《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齐鲁文化要览》《文明的由来与未来:2022尼山中希古典文明对话集》等。

中文名

吕文明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日期

1982年

出生地

山东海阳

职务

书法家

相关星图

词条图册

个人简介
主持课题
所获荣誉
发表论文
社会兼职

个人简介

吕文明,男,1982年生,山东海阳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岱学刊》主编,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齐鲁文化英才、山东省第二、三批签约艺术评论家、山东师范大学首批东岳学者。兼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评审专家、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评审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山东孔子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尼山世界儒学中心首批讲师团专家。

主要从事汉魏六朝儒学与文艺发展、齐鲁文化、家族文化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0项。曾获中国书法兰亭奖、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泰山文艺奖、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等。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转载。著有《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等,主编《齐鲁文化与中华文明学术公开课》《齐鲁文化要览》《文明的由来与未来:2022尼山中希古典文明对话集》等。

个人简介(1张)

主持课题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政治与社会变迁视阈下的艺术史观》;

2、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渊源与流变:简牍残纸书迹与汉末魏晋书法严禁》;

3、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齐鲁文化传承发展与汉魏六朝政治文化格局研究》;

2、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从齐鲁到江浙:文化南迁中的两晋书风嬗变——以王羲之为例》;

3、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文化传承与文艺创新中的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

所获荣誉

《书法审美特质的主体性思考》获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中国书协)

《当代草书创作的晚明艺术格调问题研究》获全国第二届草书大展当代草书论坛优秀论文(全国共5篇);(中国书协)

《当代隶书创作心理问题研究》获全国第二届隶书艺术展暨隶书创作论坛优秀论文(全国共5篇);(中国书协)

《甲申后傅山书法艺术风格转向问题论考》获纪念傅山诞辰四百周年书法学术研讨会三等奖;(中国书协)

《当代书法审美心理问题初探》获“当代书法创作与审美特征研究”征文优秀论文;(中国书协)

《从美术化到国学化:当代书法专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突围——关于书法学科建设的文化思考》获首届全国高等书法教育论坛优秀论文奖;(中国书协)

《心理剧变与创造力的实现——从晚明书家心理变化看书法心理学的当代性意义》入选第八届全国书学讨论会;(中国书协)

《综合之美与艺术圆融——现代刻字艺术基本美学特征刍议》入选第三届现代刻字艺术理论研讨会;(中国书协)

《生态论视野下的书法文化价值问题思考》入选2012中国书法·金陵论坛;(中国书协)

《症候与对策:本体论与价值论视野中的当代书法发展问题研究》入选当代书法创作研究暨中国书法如何走向世界国际论坛;(中国书协)

《文化视阈下的当代书法产业发展趋势探析》入选首届中国书法产业高峰论坛;(中国书协)

《公元四世纪中期我国西北与东南书风比较研究》入选首届敦煌书法论坛;(中国书协)

《古法的复活:清代碑学运动的实质——兼论邓石如的碑学实践》入选第二届邓石如与清代碑学学术研讨会;(中国书协)

《困境与重生:高等书法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探析》入选2016年全国高等书法教育(郑州)论坛;(中国书协)

《现代化进程中的书法教育和学科建设问题研究》获山东省高校艺术教育论文一等奖;

《书法审美特质的主体性思考》获山东省第二届泰山文艺奖艺术理论三等奖;

《社会变迁视界下的晚明书风嬗变问题研究》获第三届书学讨论会优秀奖;

《诗意游离与文化短路》获“走出书法仿真时代”国际书法理论研讨会三等奖;

《独抒性灵的书史意义和当代书法的性灵缺失》获第四届性灵派全国书法展暨学术研讨活动优秀论文奖;

《大艺术视野中的徐渭草书艺术精神初探》入选兰亭国际书法学术研讨会;

《文化转型与印风嬗变——西泠印社对近现代印学发展方向影响问题浅析》入选西泠印社国际学术研讨会;

《王羲之书法的符号性意义与当代书法的“伪二王”问题研究》入选第二届中国书坛·兰亭论坛;

《魏晋风度的另一种视角:兰亭雅集中的家族观念》入选第三届中国书坛·兰亭论坛。

发表论文

1、《东晋十六国时期南北书风比较研究——以敦煌文书、“新体”和墓志为例》,《中国书法》(CSSCI)2015年第2期;

2、《魏晋书法文化世家成因问题考论》,《中国书法》(CSSCI)2014年第9期;

3、《情形所到,题注卷谛——唐寅题画诗书迹综合研究》,《中国书法》(CSSCI)2015年第3期;

4、《社会与文化变迁视阈下的东晋“新体”书法研究》,《东岳论丛》(CSSCI)2015年第8期。

5、《静穆气象与生熟之间:王宠小楷与行草书临创境界探索》,《中国书法》(CSSCI)2016年第3期;

6、《从美术化到国学化:当代书法专业教育发展的困境与突围》,《中国书法·书学》(CSSCI)2016年第3期;

7、《汉末字体演变视域下的钟繇书艺考论》,《东岳论丛》(CSSCI)2017年第1期。

8、《魏晋风度的另一种视角:兰亭雅集中的家族观念》,《书画艺术学刊》(台湾)第十八辑。

9、《大艺术视野中的徐渭草书艺术精神初探》,《中华书道》(台湾)第88期。

10、《齐鲁文化与世家书法》,《大众日报》2015年2月17日第26211期;

11、《琅琊王氏的一场家族内讧——再探王旷之死》,《海岱学刊》2015年第2辑;

12、《从高堂大轴到尺牍手卷——论当代书法创作的日常书写问题》,《艺术广角》2015年第6期;

13、《从绝学到显学:书法学在当代的崛起》,《书法》2015年12期;

14、《蒋维崧行书的艺术格调及其形成探析》,《书法赏评》2016年第1期;

15、《积淀、包容、和谐、创想:大文化视野下的浙江书法生态问题研究》,《西泠印社》2013年第1期;

16、《当代书法审美心理问题初探》,《书法》2015年第6期;

17、《社会变迁视界下的晚明书风嬗变》,《中华书画家》2015年第6期。

社会兼职

2008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2011年12月起成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书法考级工作委员会委员;

2012年12月起成为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

2016年加入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2年12月,山东孔子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副会长。

2023年8月,当选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吕文明
吕文明的概述图(2张)
书画同源小程序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